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湖南实践及其启示

日期:08-15  点击:1115  属于:专家团队

黄昕湖南工商大学校长、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张振国

为了破解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贯穿于乡村振兴各个方面,如何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为全面了解湖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为下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为乡风文明的湖南实践总结经验,笔者组织团队进行了“乡风文明建设千村万户大调查”,发现湖南省乡风文明建设在制度建设、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移风易俗、基层党建、村民文明素养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并从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是重要前提、移风易俗是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是重要力量、激发村民主体性是根本等五个方面,总结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
一、乡风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灵魂,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代湖南省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湖南省的乡风文明建设已经开展了10余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十九大以来,湖南省及时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2018年省委1号文件)、《湖南省文明办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见》等文件。笔者曾组织对全省14个市州的1034个村庄的8700多户村民开展了乡风文明大调查。通过调查,对湖南省14个市州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乡风民风的现状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各地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体系
制度建设是保证国家各项政策顺利执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认真规划,长期坚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乡风文明在各地落实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乡风文明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湖南省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紧抓制度建设,已初步形成体系。湖南省乡风文明建设调查报告显示,各市州、区县、乡镇等层面围绕美丽乡村、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不同主题,制定了中层、基层制度,形成了制度体系。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满足农村公民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农村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为乡风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各地逐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地丰富,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让更多农民共享。在调查的1034个乡村中,各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户户通”、"村村响”、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了硬件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阵地初步形成。
(三)移风易俗取得良好效果
风俗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湖南省各地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目前乡风民风逐渐改善。各地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制度规范、干部带头、个人承诺、舆论监督、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村庄发挥“四会一约"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上取得实效。婚丧喜庆事宜有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和制度章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岳阳、湘潭、怀化等地推行“禁塑禁燃”、以鲜花代替冥币,严格限制治丧时间、婚葬车队规模,大力推行以村级为主体统一配备不锈钢餐具、可循环桌布、电子鞭炮等红白事办事用品,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村民人情开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87%以上的家庭年均人情支出在万元以下,湘潭、郴州、怀化等地达到95%,娄底市100%的干群反映人情支出都在万元以下。显而易见,科学、文明、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主流。
(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关乎国家治理的基层运行与执政安全。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起着先锋模范的重要作用。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基层党员的模范作用,才能确保乡风文明建设真正凝魂聚魄。据调查,在湖南的大多数乡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形成,多数党员干部有较为强烈的服务意识。村庄政治生态好转,家族势力影响下降。村级组织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干群联系越来越密切,村民解决问题的方式理性化,遇到问题希望协商和寻求村干部介入的达56.6%。大多数的受访群众有入党意愿,基层组织从事乡风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有的村庄自筹资金,修建公共文化设施,美化村容;有的村庄开大会奖励考取大学的村民子女,发扬耕读传统;有的村庄把文明户评选与待遇挂钩,把评建工作真正做实;有的村庄采取办年节聚会、文体活动的方式,增进了村民的互动。
(五)农民的文明素养明显提高
农民的素养是乡风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乡风文明调查发现,湖南省各地村民的文明素养明显提高,孝亲爱老、邻里互助、爱护环境、重视教育、诚信待人、传承文明等方面得到普遍弘扬。在诚信方面,村民在买卖活动中,缺斤少两现象非常少见。在文明礼貌方面,选择年轻人文明礼貌上“比长辈强”或“基本上过得去”的达到70%。在孝老敬老方面,65.7%的受访者回应“村民嫌弃、虐待年长的父母现象”问题,选择“没有”。在文明的传承方面,多地有完整的族谱,明确地记载了家风族训,家庭和睦,三代、四代同堂现象屡见不鲜。在教育重视程度方面,村民普遍重视子女教育,53.9%的村民在“农村父母在子女上学问题上"选择“很重视,抓得紧”。
在对乡风文明总体状况的评价上,总体持正面态度。
三、新时代湖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系统有效的制度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务求实效,所以要制定相关制度,以保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乡风文明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用制度把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固定下来,切实巩固好创建成果,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领先位置,在乡风文明建设也走在了湖南省的前沿,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有完备的制度做保障。顶层的制度设计、中层的工作机制、基层行动创新是做好乡风文明建设的三个相互耦合要素。此外,具备完整的制度也是不够的,还要保证制度落地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建设要克服顶层制度与基层实践脱节,官方主动民间被动的现象,所以在制定制度时要立足调研,立足基层。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文化作为文明的内核与精髓,是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指标。乡风文明建设要大力弘扬乡风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公共文化设施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所以乡风文明建设需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前提。在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广泛深入、充分细致的需求调查基础上,实事求是、顺应民意、因地制宜、不强调标配,建设更加贴近村民需求的个性化设施。重点探索和建设“乡镇一村一组”三级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乡镇层面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乡风文明建设指导、协调、服务功能;村级文化服务以目前在建的百姓舞台、村民服务阵地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在自然村(组)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场地;改造已有的民俗活动场所,使之具有现代气息。
(三)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移风易俗需要持久发力,精准发力。目前湖南省移风易俗工作已经有明显成效,但是还需要按规划继续推进。移风易俗难在革新,重在坚持,关键是要寻求社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大家都认同新观念并形成行为规矩。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从那些过时的、腐朽的风俗文化中彻底抽离出来;第二阶段,要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重塑村民的价值观念;第三阶段是让新的价值观念内化于村民的心中。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坚持。首先,我们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让农民认识到旧风俗的落后与愚昧。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为乡村社会新风气的形成提供导向,为乡村社会勾勒出美好的蓝图。最后,让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传承下去。此外,移风易俗还需要精准发力。具体包括:第一,精准识别,优良的传统习俗需要保留和传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时,应当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精准识别民间风俗,既要避免伤风败俗现象再发生,又要保护并发扬优秀传统风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合情合理合法需求。第二,精准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宣传,采用倡议书、宣传车、文化墙、茶话会等多种形式,给群众以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做到移风易俗工作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要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积极挖掘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例如,邀请“乡贤”讲孝道家风,将宣传移风易俗与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传递带动清正社会风气。
(四)基层党组织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村级党组织要主动担当,综合施策,尊重乡风文明建设规律和群众意愿,推动乡风文明发展。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政治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大力促进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党组织书记表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组织在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从而使得“五风”——党风政风与家风民风乡风形成良好局面。党风政风直接关系着民风乡风,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一个地方民风、乡风的“指向标”,所以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起着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只有带好了头才能推动乡风民风向好的方向转变,从而助推乡风文明的实现。
(五)激发村民主体性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
乡风文明建设,既要规范农民群众的行为,又要为农民群众谋福利,更要依靠农民群众。这就决定了在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并切实从中受益。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成为主要力量,使得农村内在机制作用有效发挥,激发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从而让农民群众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拥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才能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知晓度、参与度。根据乡风文明千村万户调查,发现发展较快较好的乡村,一个共同点是干群团结一致,风清气正,人心思进,敢做敢当,乡村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精准脱贫较快的地方,绝不是仅仅依靠产业开发解决问题,而是把村民主体性激发作为持续发展的根本。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升村民的主体性,乡风文明建设过程和举措都要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当前,需要着力提升村民的主体观念、主体责任、主体能力,激发村民主体性最好的方式是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
 
关于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0731-8873112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小燕子

手机:18975195278

邮件:yanzi@hnmlxcw.com

地址:华智生物国家分子育种中心

底部导航
研究会是在农业农村厅的倡导下,由一批热衷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专家、教授以及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发起成立的社团组织,是专注于湖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宣传、培训、咨询等各项服务的公益性团体。业务上接受湖南省社科联、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民政厅指导。
湖南美丽乡村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4399号  技术支持:友点软件